图为: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参加2011年洪湖水域生态修复行动

图为:2010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展示交易会上,嘉宾们对荆州名优水产品赞不绝口

图为:荆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两湖绿谷交易,现场指导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布展

图为:生态高效水产养殖基地

图为:荆州喜获中国淡水渔业市称号

图为:湖北省、荆州市水产业在全国地位

图为:荆州市突破性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图为大明公司加工生产车间繁忙景象

图为:弘扬渔业文化评选荆楚水产名菜

图为:种植水草修复洪湖生态

图为:公安县崇湖渔场鳝鱼养殖基地

图为:荆州区鱼禾园休闲渔庄

荆州市水产局

  湖北为千湖之省,荆州乃鱼米之乡。“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近年来,在农业部、省农业厅及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荆州市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定规划、抓开发、扩规模、重科技、保质量、兴加工、活流通、树品牌,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地市州位,2010年荣获“中国淡水渔业市”称号。“十二五”时期,荆州将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建设水产强市,全力打造生态渔都、科技渔都、文化渔都,实现渔业、二、三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淡水渔都”。

  实施健康养殖建设生态渔都

  荆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古云梦泽腹地,水域辽阔,境内江河纵横、湖库众多、塘堰密布,483公里长江似玉带横贯全境,355个湖泊如明珠点缀大地,全市共有水域面积531万亩、占版图面积的四分之一。荆州是全国重要的水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库之一,有水生生物385种,其中鱼类109种,全市建有2个白鱀豚自然保护区、1个中华鲟保护站和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成四大家鱼、黄颡鱼、鳜鱼、长吻鮠等水产原、良种场6个,现有养殖水面220万亩,是发展水产业的风水宝地。

  按照湖北水产业“不与粮地、不与人水”、“让千湖之水碧水长流”的总体要求,荆州把生态安全摆在发展现代渔业的位,全面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改造精养鱼池。实施“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鱼池升级”,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充分挖掘136万亩精养鱼池潜力,以“吨鱼塘”、“万元池”为目标,强化水电路和渔机配套,五年改造80万亩老旧鱼池,提高产出效益,改善池塘生态;

  实施生态养殖。进一步优化小龙虾野生寄养、“18221”中华鳖与黄颡鱼生态养殖、无公害两年段网箱养鳝等8大优化养殖模式,配套推广微孔增氧、水质在线监测等现代先进装备,努力实施“两清”“两减”工程;

  实行标准化生产。荆州在全省率先制定了25项无公害淡水养殖地方标准,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宣传普及等措施,引导渔民和渔业企业发展绿色水产品养殖,提高市场竞力。

  修复水域生态。全市开展常态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行动,维护水域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分别在长江、洪湖、长湖等主要水域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原种、经济鱼苗和河蟹苗等1.2亿尾、种植水草5000亩、底播贝类5000公斤。

  加强渔业执法。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水产养殖、水产品经营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依法治渔,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为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荆州渔业产业保持了绿色、生态、安全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推动产业发展建设科技渔都

  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在调研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时指出:要用工业化理念和产业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市长李建明在支持湖北大明水产科技公司发展专题会议上要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全市水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主力军。

  产业化是现代渔业的重要标志,而科技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荆州紧紧依靠渔业科技进步,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水产品精深加工之路,大力发展渔业二产业,提高渔业附加值。

  推广渔业科技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大学动物科学院等水产院所的技术支撑,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十一五”时期,全市与国内7个水产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对接养殖、加工等项目30余个,对接科研成果10余项,渔业科技贡献率由47%上升到53%;

  加强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技术科技攻关,推行工厂化生产。荆州全力实施水产苗种工程,力到2015年全市育苗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年生产各类鱼苗200亿尾,成为全国重要苗种繁育基地。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突破了小龙虾、河蟹、黄鳝、鳜鱼、黄颡鱼等名优苗种本地化繁育技术,洪湖长河水产的咸水蟹苗繁育、六合蟹苗本地化培育均获成功,监利程集黄鳝苗种繁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全省规模化、工厂化小龙虾选育也落户洪湖。

  突破性发展水产加工业,壮大龙头企业。全市重点建设洪湖水产品加工园和荆州城区水产品加工园。建成三个龙头企业梯队,即以德炎、大明等企业为代表的梯队,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以越盛、中科等企业为代表的二梯队,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以金鲤鱼、闽洪等企业为代表的三梯队,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取5年内,全市亿元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家以上,为荆州建设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作贡献。

  拓展渔业功能建设文化渔都

  渔业文化是渔业发展的象征和体现,是渔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荆州市副市长刘曾君说,要以弘扬渔业文化为突破口,以创新市场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渔业、观光渔业、休闲渔业、会展渔业、美食渔业、物流渔业等,使渔业三产业成为荆州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荆州渔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产品的核心竞力。荆州借助湖北“洪湖渔家”生态鱼、“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闸蟹等一鱼一虾一蟹三艘水产航母远航四海之际,充分利用“中国淡水渔业市”金字招牌,唱响“洪湖清水”大闸蟹、“世元”龟鳖、“荆江”黄鳝和“渔悦”、“金鲤鱼”等水产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荆州鱼糕、荆沙水煮财鱼、荆州青莲乌龟、石笔架鱼肚等品牌,让更多的荆州水产品进入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宾馆饭店,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渔业。荆州以养殖区为依托建设了一批集垂钓、餐饮、娱乐一体的休闲农庄,加快洪湖、长湖、太湖、洈水水库等休闲度假项目、海子湖凤凰山水产美食文化城、长江水产美食一条街和八岭山中华鲟保育(水生动物水族馆)、泥港湖名优苗种水族馆等项目建设,为发展观光休闲渔业打好基础。同时通过举办摄影、书画展,开展钓鱼、捕捞比赛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荆州悠久的渔业文化历史和优质的淡水产品,吸引外地游客和客商到荆州来赏鱼、玩鱼、吃鱼,使观光休闲渔业成为荆州渔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力五年内在全市新增休闲渔业场所500个,新增产值5亿元;

  积发展渔业会展经济。2010年荆州成功举办了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展示交易会,搭建了与国内外淡水渔业养殖、加工、销售、科研合作平台,提高了荆州水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介了“洪湖渔家”、“渔悦”等优质产品。今年,荆州将继续举行淡水渔业博览会,要通过举办、参加展会等多种形途径,进一步扩大荆州淡水渔业的影响,吸纳全国各地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现代渔业发展。

  加快渔业现代物流发展。荆州是水产品产量大市,产品行销全国乃至全世界,但水产品在流通中腐损率较高,发展现代物流业刻不容缓。荆州规划在城区和水产集中产区筹建荆州水产物流交易,力“十二五”期间,将荆州建成江汉平原大的集水产品交易、水产品检验检疫、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交易和流通集散地。

  勇立潮头竞风流,科学发展看今朝。荆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渔业为重点,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装备为支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产业化发展,实现渔业经济、水域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高效淡水鱼生产基地、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精深加工基地、观光旅游休闲区和流通交易集散地,让湖北荆州淡水鱼生态活鲜产品、优质加工产品、营养保健品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热烈祝贺2011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圆满成功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湖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农业部渔业局湖北省农业厅荆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荆州市水产局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荆州电视台

  协办单位:

  湖北大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

  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鄂州市武昌鱼协会

  湖北越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湖北恒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荆州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双港畜禽养殖加工有限公司

  荆州市德源水产专业合作社

  洪湖得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长阳清江鹏博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荆州湘大骆驼饲料有限公司

  荆州市金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红粮液酒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