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伏时间:

  头伏:7月18日

  二伏:7月28日

  三伏:8月7日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市民纷纷被“热倒”。高温天气使医院的门诊、急诊病人急剧上升。从荆州市医院、荆州一医、荆州二医、荆州三医等四家医院了解到,7月以来,这四家医院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共高达8000人次。

  在各医院输液室里坐满的正在输液的患者中,大部分还是感冒或胃肠感染患者。其中胃肠感染患者增幅大,比入夏前增加了20%。荆州一医的当班护士表示,7月以来,每天来院诊的患者中接近一半是“高温病”患者。

  因高温诱发的各种疾病容易高发,各家医院一般实行门急诊数据日报制,可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加强急诊医疗力量等。目前,各医院都采取措施加强门急诊一线力量,确保夏季高温天气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荆州当下10大高温病排行榜: 

      胃肠道疾病

    NO.2伤风感冒

    NO.3高血压

    NO.4皮肤病

    NO.5冠心病

    NO.6炎症感染

    NO.7急性关节炎

    NO.8牙齿酸痛

    NO.9肾脏结石

    0中暑
        
        老荆沙的夏日记忆
        一个城市的夏天,总有这个城市独的气质。荆沙地区的夏天属于凉虾、石花籽、凉粉、酸梅汤、三皮罐……在悠长岁月里,这些代表物定格为记忆抹不去的画面,那份清凉与闲适演变成一种念念不忘的情怀。庆幸的是,记忆并非留在过去,美味仍在延续。

  如今,品牌“速饮”店越来越多,在可乐、奶茶的席卷之下,传统饮品的身影显得很是零散,它们多半处于并不起眼的菜场里、小巷中。

  一张简简单单的桌上放着两盆浸泡着冰块的凉虾和石花籽,旁边还有一罐装满白糖的瓶子,再加上薄荷和香精,这便是李章灿姨妈的凉虾摊位。李姨妈的摊位摆在荆州区人民路,工业学校对面。每天早上8点,李姨妈的摊位一摆出来吸引了不少市民。每当有人来买凉虾时,李姨妈用漏勺将盆中的冰凉虾舀进碗中,加好白糖和食用香精后,又将一根蘸有薄荷的筷子放在碗中轻轻地一点,这样便可以加强清爽口感。蝌蚪大小的米虾掺在白糖和薄荷的糖水里,喝上一口,凉意霎时从心底滋生,驱除了夏日的暑气,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李姨妈说:“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基本没有零食,而夏天里母亲常会做凉虾给我和几个兄弟姐妹解馋,同时也可以消暑。如今,我自己做凉虾还时常会回忆起当初的那种温馨的感觉。”李姨妈从1988年时开始卖凉虾,一直到现在。但其实,以前很多家庭主妇都会在家中自制石花籽和凉虾,或者大清早起来烧壶开水,冲一大罐三皮罐供家人畅饮,但现在却很少人自己做了。李姨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喝饮料,吃冰淇淋,老人们做起来也麻烦,所以很多人都来她这里买一点解解馋。

  微微泛着琥珀色的石花籽清凉爽心,白净细滑的凉虾解渴消暑,这些本土饮品也承载着不少荆州人的记忆。常在李姨妈摊位吃凉虾的一位老人说,她觉得凉虾是价廉物美的消暑饮品,虽然现在夏日饮品很多,但她爱的依旧是凉虾,平常没事的时候,总爱来上一碗。

  随着现代饮品店的“入侵”和罐装饮料的推陈出新,传统饮品的单一口味似乎已经不再受到青睐。“当一碗薄荷清凉、晶莹剔透的石花籽摆在年轻一代人面前时,他们也许不太认识,但要试试,他们都会爱上的。”李姨妈很有自信地说,凉虾、石花籽并非没有消费者。“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来买石花籽、凉虾的市民一年比一年多,我很高兴。”李姨妈开心地说,“我家丫头还要我去开一家专营店,建立品牌,把凉虾、石花籽制成一杯杯的饮品分装销售,到时候她来接着做我这份生意”。凉虾、石花籽作为荆沙地区传统的解暑饮品,是许多人儿时的回忆。现如今再尝到时,很多时候,吃的不是食物本身,还有其附加值——也是大家对它们的一份记忆。正如李姨妈所说:“可乐、雪碧都是舶来品,有凉虾、石花籽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充满着独的夏天回忆。”
  荆沙本土三大解暑“圣品”

  凉虾:生粉熬成糊状,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冷却即可食用。头大尾细,形状似虾。

  石花籽:将石花籽兜在纱布里再放进水中挤压,水里形成的冻子即可食用,是一种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夏季保健食品。
        三皮罐:原产荆州的一种天然茶叶,学名“湖北海棠”。在市场买几两三皮罐茶叶,开水冲泡成。茶叶放几片,茶水好不要隔夜。